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快讯 > 正文

二十年后再读《岳阳楼记》才顿悟:人生总是孤独,悲喜只能自渡-快报

2023-06-23 19:02:18 樊登读书


(资料图片)

作者|帆书·落落 主播 | 帆书 · 若雨 网上有个问题: 有哪篇文章会让你在人生低谷时,想要一读再读?有个别具一格的答案是:《岳阳楼记》。 悲伤时读它,读的是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的豁达和抚慰; 失意时读它,读的是“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”的豪迈和孤勇; 彷徨时读它,读的是 “噫,微斯人,吾谁与归”的执着与坚定…… 年少时读《岳阳楼记》,读的是洞庭风光、士人气度,感慨的是辞藻的华丽、气势的磅礴。 成年后才顿悟,范仲淹其实在文中写尽了人生的悲喜无常、孤独无助。 人终其一生,如何应对境遇的起伏、人心的难测,又该如何看待命运的缥缈无常?都在这寥寥三百字里,说透了。 “若夫淫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,日星隐曜,山岳潜形,商旅不行,墙倾楫摧。”范仲淹的一生,就像这洞庭之景一般,阴晴莫测。 从少年登科,执教兴学,到直言劝谏,选贤任能。 身居高位时,他为民请命,秉公改革,锐意改革,重振朝纲; 整顿官场时,他严加考核,选贤任能,培养将领,一扫弱宋之风; 直言劝谏时,他触及利益,被诬为朋党,势单力孤,人人劝他三缄其口; 被贬离京时,满朝文武无人敢相送,他栖身江湖之远,依然心怀天下。 在走过了仕途的大起大落后,洞庭湖的阴晴变化在范仲淹眼中,与人生的苦乐无异。那“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”的洞庭湖,不就是满腹韬略的自己? 阴雨天的满目萧然,明媚时的心旷神怡,不正是他顺逆难测的人生? 顺遂时,他是直言劝谏的忠臣良将,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; 不顺时,他就成了乱结朋党的佞臣贼子,连遭贬黜,门可罗雀。 经历了大起大落后,范仲淹的内心反而获得了平静。 人生的起伏,就如同洞庭湖上的阴晴,本身并无好坏之分。有些低谷,是为了让你从逆境中学会一些东西; 有些得意,也只是一时的嘉奖,未来是福是祸依然是未知。 “江南四大才子”之首的唐伯虎,一生诗画双绝。 年轻时,他也曾怀抱入世之心,得中应天府乡试榜首,一时风光无限。 然而一场科举舞弊疑案,如飞来横祸般击碎了他的荣耀。 被贬为小吏的他不再醉心官场,转向诗画创作。 不仅写下了著名的《桃花庵诗》,留下大量山水美人画作,更是成为后世文人神往的对象,名垂千古。 一句“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”,是对人生无常的调侃,也是内心自足的达观。 佛家偈语说: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” 风景阴晴本无心,关键在于看风景的我们,是否有一个能容之心。 人生就是高低起伏相依,没有永恒的高光,也没有永远的失意。当你明白了这一点,阴晴的变化和人生的顺逆,都不再能动摇你的本心。 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庆历三年,仁宗为改革朝政,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。 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几乎是所有古代仁人志士的终极梦想。 但此时居庙堂之高的范仲淹,日子却并不好过。 面对朝廷多年的积贫积弱,他推出庆历新政,希望通过改革澄清吏治,让朝野风貌为之一振。 但随着改革的深化,越来越多既得利益者被戳中了痛处。 他们开始联合起来,抨击新政弊端,诬陷范仲淹“妄结朋党”。 而随着皇帝疑心甚重,范仲淹终于无奈离场,改革事业也就此失败。而远离京城,来到任所邓州的范仲淹,却没有因此颓废不已、随波逐流。 他开始重修览秀亭、构筑春风阁、营造百花洲,设立花洲书院,闲时讲学。 邓州也因此文运大振。 心中有天下,自然 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。胸中怀乾坤,自然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苏轼一生坎坷飘零,被贬黄、惠、儋州, 烟瘴之地的短暂失意,却成就了他一生功业。 在黄州,他开垦东坡,自耕自种,过起了躬耕陇亩的恬淡时光,写下了流传后世的《赤壁赋》; 在惠州,蛮荒恶劣的环境没有击垮他的意志,他一边传播医药技术、帮助当地居民筑堤防洪,一边不忘品尝岭南甘美的荔枝; 在儋州,被贬至天涯海角,被要求“不得食官粮”“不得住官舍”“不得签公事”,却依然开办书院、传道授业,为儋州的文教鞠躬尽瘁。 这世上,没有哪种人生不辛苦,没有谁的人生容易过。
面对感情,外界眼中的“模范情侣”也难保没有冲突和吵架; 面对工作,雷厉风行的职场强人也会感到身心俱疲心力交瘁; 面对人生,平安顺遂的幸运儿也会在思考中陷入迷茫与失意……
可正如范仲淹所说: 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?”世事亦无绝对,悲喜顺逆只在人心。 不管外界的境遇如何,但我们依然是有选择权的—— 与其自怨自艾、自暴自弃,不如抛开一切沉下心来,做好手头的事、眼前的事。 当一个人将自身的悲喜,完全从外界超脱出来,就再也没有一种境遇无法度过。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噫,微斯人,吾谁与归。”孟子曾说:“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 而范仲淹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更是成为了后世无数士人的座右铭。 但做到这样的境界谈何容易? 范仲淹自己都紧接着感慨:“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。”当你拥有了常人所不能及的境界,就注定了要在人生路上自在独行。但对范仲淹而言,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一定要坚持走到底。 即便离开京城多年后,子弟商议为他置办田产以供安享晚年,他也严词拒绝。 孤独吗?当然。可后悔吗?当然不。同样,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陶渊明 宁可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,辛勤劳作耕种,也不愿向世俗低头。 还有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举世皆醉我独醒”的屈原, 面对国破家亡,毅然自沉汨罗,以身殉国,以全其志。 他们的人生信条或许无法被大多数人理解,但却是自己内心的坚持。现实生活中的我们,或许也时常听见有人说: “工作那么拼命干嘛,有个差不多就行了。” “你再学也比不过先天条件好的,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。” 但对于每个内心有坚持和梦想的人,坚守内心的底线是我们在不确定结果时,唯一能享受的过程。或许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被理解,我们踽踽独行。 但这份孤独并不应该是忧伤、脆弱、自怨自艾的,而是充满了力量与希望。就像悲观和乐观的人,同样看到瓶子里有半瓶水,会有迥异的反应; 面对少有人走的路,内心犹疑的人会感慨:“这条路上,只有我一个人,如果我感到悲伤迷茫该和谁诉说?” 而内心笃定的人则会表示:“太好了,这条路上只有我一个人,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!” 孤独之前,难免渺茫;但孤独之后,便是内心的丰盛和成长。成年后再读《岳阳楼记》,才明白人生总是孤独,悲喜只能自渡。但这并不代表悲哀、凄凉、踟蹰、犹疑。 而是面对人生的起落、境遇,我们逐渐学会用广阔的格局面对孤独,游刃有余地自我摆渡。 当真正达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你会发现: 人生原比我们想象中美好,而自己远比想象中坚强。点个「在看」,愿你余生不惧风雨,吟啸徐行。 作者 |落落 主编 | 阿医 图片| 图虫创意 音乐 |瑜伽轻音乐 随着高考结束到来的,是又一年毕业季。 看着一张张走出考场的稚嫩脸庞,你是否有想起自己的青春? 如果有机会对18岁的自己说句话,你会想说什么呢?欢迎点击下方图片,分享你的故事和照片。 注:活动截止至6月27日晚18:00,图片被选中的书友将获赠精选好书一本。